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年轻干部接好班,最重要的是接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班”,要求年轻干部“常修常炼、常悟常进”。作为一名80后中青年干部,我认为,“三静修身”方能“知行合一”。
一要静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学习各方面知识,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 他如是说,也如是做。在梁家河插队期间,无论是上山劳动还是吃饭休息时都利用各种间隙认真苦读古今中外各类书籍,静心学习的定力令人敬佩。中国近几十年社会变迁发展和文化交融互通带来更丰富物质基础和更多元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带来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重重考验,唯有让自己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回到原点,通过持续学习,充分汲取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中的精华和养分,并转化为强大思想武器,才能有更强能力、更足底气、更大魄力去应对波谲云诡的国际环境和日新月异的国内形势。
二要静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忙忙碌碌,只是机械做事,陷入事务主义,是很难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的。”这是他从工作方法层面对年轻干部的建议,意在说明思与悟的重要性。因此,在学深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日常工作、结合自身实际,去真正悟透政治忠诚、政治坚定、政治担当的深刻含义,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根本要求,用以指导具体业务开展。作为一名政法干部,必须对党忠诚、头脑清醒,明确政治引领着业务、业务体现着政治,离开政治的业务是没有方向和生命力的。尤其是面对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和司法独立等意识形态干扰时,要坚决看清方向,抵制错误思潮,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要静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干部是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的,工作很勤奋,对自己要求也严格,但只是机械做事,陷入事务主义,一遇到大风大浪就没主见了。”究其原因,就是对斗争本领学得不深、对斗争技巧悟得不透,导致决策时不能做到“三思而后行”。静行,并非简单的平心静气或低调行事,而是“为将之道,当先治心”。遇事不惊、处事不慌,其根源是厚积薄发、气定神闲,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年轻干部提出的“七种能力”的综合展现。年轻干部容易出现思虑不周、韧性不足、魄力不够等问题,在面对重大困难和挑战时,要做到“大事面前有静气”,厘清繁杂事务背后的本质,不图一时之快、不做一瞬之决、不行冲动之举。
提升政治素质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本次培训于我而言,就是组织部门在年轻干部成长关键时期提供的一次回首、静思、苦修、涅槃的学习机会,我将以此为契机,静以修身、尽心履职,不断锤炼政治能力、塑造政治品格,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第26期中青班学员,现任四川省法院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人事处处长)